一、学院概况

华东交通大学在多年办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于2020年1月建立天佑学院,作为学校本科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区,围绕新工科建设要求、面向未来技术领域,实施“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每年从学校各生源地高考成绩优秀、学科潜质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本科新生中择优选拔60人,单独编班进入天佑学院试点培养。目前,共有入选学生154人。

该计划以“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先生之名命名,按照“基础厚实、专业扎实、体格壮实、品格充实”全方位发展的培养要求,更加突出思想引领,更加突出通识与专业融合培养,更加突出综合素质提升,更加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着力培养有远大志向、有创新精神、有卓越才能、有人文情怀、有强健身心的本科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经验做法入选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应用工作案例;学院获批江西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等多个省级工作平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相关做法获全国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二、培养专业范围

依托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会计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多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实施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

三、培养特色

更深入的思想引领。注重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挖掘詹天佑先生“爱国、创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和育人价值,广泛开辟学习教育渠道,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通过“天佑讲会”“天佑读书会”“追寻天佑足迹夏令营”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悟榜样力量,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不断筑牢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更创新的培养方案。依托学校多个优势特色专业,围绕“基础厚实、专业扎实、体格壮实、品格充实”的“四实”全方位发展育人目标,探索形成了“通专融合、学科交叉融合、课内课外融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融合”的“四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段学制,第一学年进行基础教育,第二学年开始学科平台培养,第三、四学年进入专业融合培养,通识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实施春季、夏季、秋季三学期制,春秋季学期按学校校历常规安排进行,夏季学期安排在暑假,进行国内外学习交流、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打牢学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为后续高质量深造奠定基础,鼓励学生毕业后攻读一流高校或科研机构研究生;在满足相关专业研究生推免同等条件下,可获得更高比例的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更前瞻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文理基础兼备、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贯通,在实施学分制培养的基础上,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和学分结构,除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以外,跨院系组建了14支教学团队,开设了9门通识特色课、6门学科交叉课、3门科研训练课,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使学生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在知识的广博与专精上融通合一。同时,围绕课内学习要求搭建课外支持体系、素质拓展体系、自我管理体系、身心健康训练体系,与第一课堂形成互补和渗透,共同实现培养目标。

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依托学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优势和高水平师资,邀请“天佑人才计划”入选人才、“天佑教学名师”、学术造诣深厚的优质师资为学生授课、指导学业,实施小班化教学,围绕专题式团队教学改革,施行“一课多师”模式,采取探究式、互动式、体验式、智能化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

更精准的导师指导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建立“分层次、分阶段、立体化”的科研训练体系,选聘学校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校友担任学生学业导师和校外导师,为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学业指导和成长辅导,编制了贯穿本科四年的科研训练实践指导手册,全过程衔接培养进度。学生可依据个人兴趣加入导师课题组、实验室或科研团队,或在导师指导下自愿组队申请科研训练、实践项目,着力攻坚创新创业高水平竞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更科学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发展需求,学生可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任务且教学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自由选修全校各专业任意课程;并在正确评估自身情况后,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灵活转换和认定学分。每学期实行学生综合评价和动态管理机制,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创新实践、素质拓展、身心健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进行综合评价,不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及时分流退出,再视情况择优增补。依托专兼结合的学生管理队伍和高年级优秀学子为主的榜样导学队伍,充分感知学生的状态和需求,加强陪伴引导和个性发展辅导,锻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更多元的锻炼机会。注重学生的思想成长、行为养成、人格塑造和实践锻炼,建立体育课外运动俱乐部制,推行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开设艺术修养课程,注重审美体验和自我展示,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试行劳动清单制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视野,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交流和实习实践机会,接触前沿科学技术,与众多学术精英、行业专家近距离交流,增进对国情社情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研究分析问题能力。

更怡悦的成长环境。依托学校南区24号学生公寓建立“天佑学子之家”,实施书院制管理模式,集办公、住宿、交流研讨、第二课堂活动等功能性空间为一体,注重文化建设、空间塑造和价值导向,营造了“读书”“对话”“修身”“励志”的氛围,为选修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更有利于思想的碰撞融合、身心的和谐发展,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成长需求。注重在榜样育人中激励学生创优争先,开展先锋系列创建活动,不断提振学生精气神,营造争先冒尖、自强不息、敢闯会创的氛围。

四、选拔方式

选取采取高考录取后校内二次选拔方式进行,每年选录计划为60人左右,每年8-9月为报名选拔时间,从学校各生源地高考成绩排名前列,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突出的全日制本科新生中(不限专业),通过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综合评价排名的方式择优选拔,入选后实行实时考核和动态调整机制。具体报名事项以每年学校招生官网或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通知为准。


                                                                  (数据截至时间:2023年6月)